第381章 电话机-《回到明末建工业》
第(1/3)页
有线电报的难点就是线路布设,当后续工程成熟,就可以有多项发展。
电话机的导线原理大体上是与有线电报相同,不同的地方,只是终端原理不一样。
从世界范围来看,有线电报是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,电话则是在19世纪70年代发明。
而对于历史上的华夏,这两者几乎是同时引入中原。
19世纪80年代,李鸿章大肆铺设有线电报干线的时候,电话也随即出现在了大清皇宫。
而再看当下,硬件设施已经完成,只要是原理跟上,简单的电话机也很快就能实现。
而且现在的发电机也逐渐成熟,陆舟直接对科技部要求的是研发共电式电话机。
这种电话机结构简单,不需要手摇发电,适合用户少的情况下使用,由电话局集中向用户提供通话。
最主要的表现,是可用于长途电话的人工接续。
“皇上,线路的铺设是没有问题。
就是两个耳朵有些难捉摸,杂音太多了......”
宋应星口中的两个耳朵,就是受话器和送话器,相当于后世的听筒和喇叭。
而送话机内有装满碳素颗粒的小箱子,其前方有振动板。
振动板根据语音振动,振动碳素颗粒,碳素颗粒传导电流,随着颗粒的接触程度,电阻发生变化,生成语音电流。
受话机接受对方的语音电流后,在线圈上生成语音电流引起的磁力。
振动铁振动板,就可以发出声音。
要做出这些零件,对于夏国目前来说,几乎没有什么难度。
而且自从陆舟做过简单的实验,用一条导线就能将让磁圈发出声响,研究院的人知道这个发现的重要性,就孜孜不倦的开始研究。
而当下的夏国人,也没有先前那么迷惑了。
有了先前的电磁学作为引导,所有人都知道,这就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......
“做出来的样品何在?”
陆舟轻声询问。
宋应星早有准备,命学徒取出尚且粗糙的两个项圈,从外表上看,还真有些像是两个肥胖的耳朵。
“皇上,要是通上线缆,很杂乱,并且声音还很小......”
宋应星疑惑的说道。
大致的原理他懂,同时也是按照皇上的构思来设计,但要是把人声完全传递出来,却是很难。
第(1/3)页